小麦春季霜冻冻害的发生与防治

核心提示: 小麦春季晚霜冻害对小麦生长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研究晚霜冻害的发生与防治,对小麦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小麦春季晚霜冻害对小麦生长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研究晚霜冻害的发生与防治,对小麦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霜冻发生规律与特点

  山西省晋城市麦区终霜期一般在4月初,此时小麦进入起身拔节期,生长锥发育进入小穗分化期,小麦已逐渐失去抗寒力。但在4月份,常常有西北冷气团南移入侵形成的大风降温天气,放晴后冷气凝聚,有短时间的小于0℃低温,形成“混合霜冻”。历年4月份晚霜冻,或迟或早,或轻或重,时有发生。多的年份2~3次,少的年份1次。以3~5天为间隔周期,低温日数多为1~3天。4月份晚霜发生时间越晚、温度越低,对小麦造成的危害就越重。

  4月份是霜冻警戒期,正值小麦拔节、孕穗时节,是器官形态建成高峰期,节间伸长,叶片伸展,幼穗雌雄蕊分化、穗轴伸长。小麦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对低温忍耐力越来越弱,受冻临界温度逐步升高。据调查,拔节前受冻温度为零下10℃,到抽穗初零下1℃低温即可受到严重冻害。

  霜冻的发生与地形地势关系很大,因为冷空气活动规律受地形地势影响。历年霜冻调查表明,重霜区一般分布在河流沿岸的低凹地带。从地形上讲,地势高并开阔的平川、山坡地霜冻轻,低凹地、封闭河谷霜冻重。这是因为霜冻多出现在无风晴朗的平静夜晚,冷空气向低凹处聚集而且不流动,形成局部低温。受地形地势的影响,从大到一个地区小到每个田块,霜冻危害都是不均匀分布的,阳坡冻害轻于阴坡,风口、路边冻害轻,田块四周边缘轻,田块中心重。

  二、冬小麦霜冻危害表现

  霜冻发生时,低温引起小麦组织内结冰(特别是水分含量高的正在生长的幼嫩器官),造成细胞脱水,出现叶、茎、穗枯死现象。据观察,低温使小麦叶片受冻结成冰硬状,日出后消融,叶片即凋萎。叶片色泽变深绿,叶片内卷。茎受冻多在节间下部正在伸长的分生组织部位,呈皱缩水渍状,色深暗,因维管束受到破坏,水分养分运输受阻,因脱水而失去支撑力,天晴后出现大量茎秆折倒现象。穗部受冻时,因受冻时发育时期不同,会表现出枯心苗(穗死亡)、畸型穗、半孕穗、尖端不孕等现象。总之,受冻害植株因品种、生育阶段及低温程度不同,表现不同的症状。

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科技推荐
大蒜防治鱼病七法

大蒜防治鱼病七法

藕田养鱼的高效种养模式介绍

藕田养鱼的高效种养模式介绍

茭白与黄鳝套养技术

茭白与黄鳝套养技术

西红柿“空心果”的防治

西红柿“空心果”的防治

“地膜茶”栽培技术

“地膜茶”栽培技术

茉莉花栽培技术

茉莉花栽培技术

茶叶凹沟深栽法的应用技术

茶叶凹沟深栽法的应用技术

提高甲鱼饲料利用率

提高甲鱼饲料利用率

科技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