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种桑养蚕业 广西南宁扶贫新路

核心提示:今年,广西南宁市财政预算安排产业扶贫资金800万元,在全市实施产业化扶贫项目4个,即在隆安、马山等县发展中药材种植3万亩;在
       今年,广西南宁市财政预算安排产业扶贫资金800万元,在全市实施产业化扶贫项目4个,即在隆安、马山等县发展中药材种植3万亩;在马山、隆安等县区贫困村发展百香果种植示范基地5000亩;在上林、横县、宾阳等县贫困村发展桑菇配套种植基地3000亩;在全市贫困村发展养猪5000头、养殖家禽10万羽。项目全部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经营,采用异地产业扶贫方式,计划扶持贫困农户1.3万户以上,受益贫困群众近4万人,实现单项年户均纯收入1500元以上。

这是南宁市委、市政府在“十二五”开局之年,着力实施贫困地区产业化扶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努力提高贫困地区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的重要举措。

面对挑战转方式

“十一五”期间,南宁市加大了产业扶贫工作力度,全市共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00多个,受益贫困农户13万多户。全市农村贫困人口由2001年83万人下降到2010年22万人,10年减少贫困人口60万人。经过前10年的扶贫开发,南宁市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和贫困群众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但由于采取“撒胡椒面”式的做法,一些贫困村的产业开发零星分散,未形成规模化、基地化和专业化生产;由于生产经营粗放、缺乏标准化生产意识,导致产品市场竞争力弱等。

面对这些挑战和问题,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车荣福对扶贫开发工作做出批示,对全市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该市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转变思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发展战略,广泛借鉴先进地区产业化扶贫的先进经验,改变以往“撒胡椒面”式的做法,在马山、隆安、上林等县逐步探索走出一条采用“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和财政扶贫资金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异地产业扶贫新路子,取得了初步成效,受到当地贫困群众的欢迎和拥护。

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科技推荐
大蒜防治鱼病七法

大蒜防治鱼病七法

藕田养鱼的高效种养模式介绍

藕田养鱼的高效种养模式介绍

茭白与黄鳝套养技术

茭白与黄鳝套养技术

西红柿“空心果”的防治

西红柿“空心果”的防治

“地膜茶”栽培技术

“地膜茶”栽培技术

茉莉花栽培技术

茉莉花栽培技术

茶叶凹沟深栽法的应用技术

茶叶凹沟深栽法的应用技术

提高甲鱼饲料利用率

提高甲鱼饲料利用率

科技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