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同斌:土壤污染治理 治标更需治本

核心提示:长期以来,土壤污染一直是被忽视的领域。相对于大气污染、水污染,由于土壤污染极具隐蔽性、累积性,这种看似稳定的污染,在旁人
      长期以来,土壤污染一直是被忽视的领域。相对于大气污染、水污染,由于土壤污染极具隐蔽性、累积性,这种看似“稳定”的污染,在旁人眼中并不是一件很严重的事。然而,随着“镉大米”、“毒地”等舆论热点事件的不断爆出,土壤安全问题引起人们的日益关注。

这一变化对于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修复中心主任陈同斌来说,感受尤为突出。不过,他发现,在对这一领域重视度不断提高的同时,一些科学常识仍不为公众所知。他呼吁,科学家要做好科普,不要谈重金属色变。

对土地污染的认知有一个渐进过程

在陈同斌看来,土壤污染有其历史遗留问题。“过去我们在管理上的失误,土地利用方式比较粗放,导致不少良田沃土被重金属污染。”

作为土壤污染治理领域的先行者,陈同斌已经从事了30余年的相关研究。1985年,他的硕士论文便与土壤重金属有关。不过在当时,这个研究领域还鲜有人关注。

据他介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对土地的认识和研究主要停留在肥力和产出方面,很少有人意识到土地还存在污染问题。“当时我们要做研究采样,首先要向人证明,土壤污染是存在的。经常是哪儿有新闻线索,我们的团队便跑到哪里,拍照调查取证。即使这样,也是一个逐渐被认可的过程。”

2014年,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2005年4月至2013年12月,环境保护部会同国土资源部开展了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

“这是一个比较客观的数据,也说明了目前面临的严峻形势。”陈同斌说,“在保护土壤资源已成为共识的今天,我们应该意识到,对于已经被污染的土地,治理修复工作尤为重要。”

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科技推荐
大蒜防治鱼病七法

大蒜防治鱼病七法

藕田养鱼的高效种养模式介绍

藕田养鱼的高效种养模式介绍

茭白与黄鳝套养技术

茭白与黄鳝套养技术

西红柿“空心果”的防治

西红柿“空心果”的防治

“地膜茶”栽培技术

“地膜茶”栽培技术

茉莉花栽培技术

茉莉花栽培技术

茶叶凹沟深栽法的应用技术

茶叶凹沟深栽法的应用技术

提高甲鱼饲料利用率

提高甲鱼饲料利用率

科技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