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经销商遭遇三大难题

核心提示:近几年,随着市场迅猛发展,农资市场已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今年3月份,商务部、发改委、工信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出《关于完善农业
      近几年,随着市场迅猛发展,农资市场已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今年3月份,商务部、发改委、工信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出《关于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系的意见》,明确表示要“尽快放开农资流通渠道,允许具备条件的各类投资主体从事农资经营”,农资市场竞争更趋白热化。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赊销等恶性竞争手段也随即而来,加上农资经销商享受不到农业龙头企业一样的贷款优惠政策,普遍遭遇贷款难题,资金已成为经销商进一步做大的瓶颈。同时,近年来农资纠纷案的频发,以及单纯卖产品的传统经营模式,已不适应当前农资销售市场,束缚经销商的手脚。

  资金瓶颈扼住咽喉

  绝大多数经销商认为,现在做农资生意,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短缺。

  梅州市粤梅农资部老板张建军告诉记者,大多农资经销商老板资金并不富余,遇上农资价格暴涨时,资金短缺就会成为农资店老板最头痛的事情之一。而现在厂家基本不会赊货给经销商,向银行贷款也很难办。

  “但生意还是要做,没有办法,不少农资店老板只有硬着头皮,靠民间借贷,利息从1.5-2%不等”。张建军说道,借贷的利息高,成本就高,农资卖的价格就高,市场竞争力减弱。

  他表示,如果全靠借来的钱进货,再赊出去,时间一长形成恶性循环,经销商便根本没有利润可言。“表面看来进进出出,热热闹闹,到年终算盘一响,才知道是白忙活。”

  徐闻县西莲镇农资经销商宋妃保认为,现在农资赊销让经销商背上了沉重的资金负担。一般经销商把货赊给零售商,零售商再把货赊给农户,但遇到农产品行情不好时,有些农户往往无力还款,即使年份正常也会有个别农户赖账。这样,不少赊账往往就变成了呆账、死账,“好不容易赚到的钱,直接填到死账里面去了。”

  “虽然知道赊销风险极大,但还必须硬着头皮去赊。”宋妃保无奈的说,农资市场激烈竞争的现状,使得一些经销商不惜使用“以赊促销”这种高风险的恶性竞争手段,他们用车把货直接送到零售店甚至农户田头,等年底再去结账。其他经销商不得不纷纷效仿。“你不赊,但别人会赊,要是坚持市场便没了。”

  而经销商从厂家拿货时基本都是现金结算,这样导致经销商资金就越来越紧张,“如果所有的经销商能够联合起来,大家都不去赊销,公平竞争做生意,那资金可能就不会这么紧张了。”宋妃保说。

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科技推荐
大蒜防治鱼病七法

大蒜防治鱼病七法

藕田养鱼的高效种养模式介绍

藕田养鱼的高效种养模式介绍

茭白与黄鳝套养技术

茭白与黄鳝套养技术

西红柿“空心果”的防治

西红柿“空心果”的防治

“地膜茶”栽培技术

“地膜茶”栽培技术

茉莉花栽培技术

茉莉花栽培技术

茶叶凹沟深栽法的应用技术

茶叶凹沟深栽法的应用技术

提高甲鱼饲料利用率

提高甲鱼饲料利用率

科技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