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盘活土地寻发展 村民转变思想谋幸福

核心提示: 2017年,宾阳县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党委、市委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决策部署,创新帮扶机制,多管齐下,探索出脱贫攻
 2017年,宾阳县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党委、市委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决策部署,创新帮扶机制,多管齐下,探索出脱贫攻坚的“宾阳模式”。
 
  做大做强示范区
 
  近年来,宾阳县结合“两个示范”建设及特色农业发展,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07万亩以上。
 
  目前,宾阳县正重点打造“宾阳万顷香米产业示范区”,示范区建设规模为15万亩,推行“公司+基地+农户”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将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地携资入社的社员、加工营销的企业、物流观光旅游等生产要素融为一体,实现了一二三产融合。在示范区的核心区,实现机耕、机插、育秧、机插秧、统防统治、机收、烘干、加工包装等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全县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3%以上。
 
  过去,村民手中的田地分散,日常种植管护难,制约了大规模土地流转。如今,土地实现了小块并大块,“田成方、土成型、渠成网、路相通、沟相连”成为现代农村的新景象。
 
  在各示范区,大大小小的基地形成配套运作,成为各示范区不可或缺的有益补充。
 
  盘活土地发展绿色产业
 
  宾阳县宾州镇三韦村通过土地流转发展蔗糖“双高”基地,从此,昔日靠天吃饭的村庄走上脱贫致富路。过去的三韦村土地贫瘠且缺水,只能靠天吃饭,村里的小伙想娶媳妇都难。自宾阳县狠抓项目扶贫推进工作以来,之前因土地而贫的三韦村,如今大变样。
 
  三韦村是2017年脱贫村。结合该村实际情况,当地党委、政府以及选派到该村担任第一书记的蓝常福决定盘活该村土地,通过产业发展做文章。今年4月上旬,该村流转土地2330亩,将南宁糖业引进村,大力发展“双高”基地建设,做强甘蔗产业。每年每亩土地流转可获得700元收入,仅这一项就超过了此前村民种植甘蔗的纯收入。此外,村民在“双高”基地打工,每天还能领到80元工资。
 
  南宁糖业签下该项目后,不仅逐步改良当地土地,还逐步解决灌溉用水及交通等问题。此外,通过与龙头企业合作,村民们逐渐转变思想,脱贫致富的愿望变得更强烈。扶贫工作组因地制宜发挥当地资源优势,目前正考虑将该村共上千亩的3个水塘盘活用于发展乡村旅游;同时将采取“合作社+市场+农户”模式引进绿色产业,带动有发展愿望和能力的贫困农户一起发展,确保增加收入。
 
  在各乡镇,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带动脱贫的模式遍地开花。甘棠镇探索金禾凤模式、专业合作社带动模式和种养大户带动模式;邹圩镇同仁村上横村则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红心蜜柚产业。
 
  引入社会力量带动脱贫
 
  引入社会力量,特别是引导经济能人、企业、商会参与到脱贫攻坚中。
 
  近年来,宾阳县组织开展“千家民营企业扶助千个贫困村”活动,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到新一轮农村扶贫开发工作中,特别是积极引导各镇商会充分发挥资金、项目、技术、管理、信息等优势,多角度帮扶宾阳贫困村脱贫致富。
 
  退伍军人叶方峰返乡后带领村民种植澳洲坚果。在他的带领下,2016年成立了广西宾阳县黎塘镇联兴农民专业合作社,引进广西寿乡香有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澳洲坚果种植项目,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实施“退桉还林还果”工程,让坚果产业发挥产业调整和生态修复的作用。
 
  叶方峰介绍,合作社负责土壤改良、苗种引进、生产技术管理、植保防疫、产品收购、加工和销售;村集体负责资金运营投入使用,出资购买种苗,免费提供种苗给农户种植,并为坚果生产基地完成打水池、通电和修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农户提供自有土地和劳动力,进行日常管理,产品收成后由村集体负责指导合作社按市场价格收购。三方通过合同关系组成利益共同体,合作社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之间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实现了村集体、合作社与农民的多方共赢。
 
  下一步,合作社将建设澳州坚果育苗圃基地50亩,扩大种植示范基地200亩,并发展乡村旅游,为当地村民带来更丰厚的收入。
 
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科技推荐
大蒜防治鱼病七法

大蒜防治鱼病七法

藕田养鱼的高效种养模式介绍

藕田养鱼的高效种养模式介绍

茭白与黄鳝套养技术

茭白与黄鳝套养技术

西红柿“空心果”的防治

西红柿“空心果”的防治

“地膜茶”栽培技术

“地膜茶”栽培技术

茉莉花栽培技术

茉莉花栽培技术

茶叶凹沟深栽法的应用技术

茶叶凹沟深栽法的应用技术

提高甲鱼饲料利用率

提高甲鱼饲料利用率

科技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