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 千里之外可监管大棚

核心提示:如果温度低了,自控系统将自动给其加温;如果温度高了,降温系统就会自动开启;如果水分含量低,大棚内的滴灌系统会自动打开;不需
          如果温度低了,自控系统将自动给其加温;如果温度高了,降温系统就会自动开启;如果水分含量低,大棚内的滴灌系统会自动打开;不需要阳光时,就把遮阴系统打开……在凤凰沟,一套物联网农业智能监测系统瞬间让蔬菜大棚变得高大上起来。安装在蔬菜旁边的一个个监测仪,使土壤的温度、湿度一目了然。即便在千里之外,技术员只要坐在电脑前或拿着手机,就能对蔬菜基地了如指掌,进而管理整个大棚。

  “传统耕种只能凭经验施肥灌溉,不仅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也对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构成严重威胁,现在依靠互联网技术,可以使种养殖变得更加科学、精确,大大提高生产管理效率,节省人工。”江西移动有关负责人说。

  的确,我国是农业大国,而非农业强国。近30年来果园高产量主要依靠农药化肥的大量投入,大部分化肥和水资源没有被有效利用而随地弃置,导致大量养分损失并造成环境污染。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也对农业可持续性发展带来严峻挑战。通过实时、动态的农业物联网信息采集系统,可以实现快速、多维、多尺度的果园信息实时监测,并在信息与种植专家知识系统基础上实现农田的智能灌溉、智能施肥与智能喷药等自动控制,突破果园信息获取困难与智能化程度低等技术发展瓶颈。

  实际上,物联网在农业领域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从农产品生产不同的阶段来看,无论是从种植的培育阶段和收获阶段,都可以用物联网的技术来提高它工作的效率和精细管理。在种植准备的阶段,我们可以通过在各个果园布置安装环境监测的传感器,实时采集当前状态下土壤信息,来选择合适的农作物并提供科学的种植信息及其数据经验。在种植和培育阶段,可以用物联网的技术手段进行实时的温度、湿度、CO2等的信息采集,且可以根据信息采集情况进行自动的现场控制,以达到高效的管理和实时监控的目标,从而应对环境的变化,保证植物育苗在最佳环境中生长。在农作物生长阶段,可以利用物联网实时监测作物生长的环境信息、养分信息和作物病虫害情况。利用相关传感器准确、实时地获取土壤水分、环境温湿度、光照等情况,通过实时的数据监测和专家经验相结合,配合控制系统调理作物生长环境,改善作物营养状态,及时发现作物的病虫害爆发时期,维持作物最佳生长条件。在农产品的收获阶段,我们也同样可以利用物联网的信息,把它传输阶段、使用阶段的各种性能进行采集,反馈到前端,从而在种植收获阶段进行更精准的测算。

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科技推荐
大蒜防治鱼病七法

大蒜防治鱼病七法

藕田养鱼的高效种养模式介绍

藕田养鱼的高效种养模式介绍

茭白与黄鳝套养技术

茭白与黄鳝套养技术

西红柿“空心果”的防治

西红柿“空心果”的防治

“地膜茶”栽培技术

“地膜茶”栽培技术

茉莉花栽培技术

茉莉花栽培技术

茶叶凹沟深栽法的应用技术

茶叶凹沟深栽法的应用技术

提高甲鱼饲料利用率

提高甲鱼饲料利用率

科技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