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强化科技创新使农业转方式实现质的飞越?

核心提示: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陈诗波  农业转方式,科技是关键。2014年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定不移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陈诗波

  农业转方式,科技是关键。2014年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定不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尽快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技术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2015年8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这是国家层面首个系统部署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工作的重要文件,是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及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具体落实,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明晰的路径。《意见》围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关键领域、薄弱环节,系统部署了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而“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提升科技装备水平和劳动者素质”,既是“重点任务”,又是“关键手段”。其中,“提升科技装备水平和劳动者素质”则是加快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两大重要抓手。《意见》中提到的农业“自主创新、种业体制改革、生产机械化、农业信息化、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五大方面,正是当前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领域,解决了这些问题,我国农业发展调结构、转方式的目标将会实现质的飞越。

  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农业科技创新是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强大动力。尽管到2014年我国粮食实现了“十一连增”,但是我国农业发展主要靠的是资源的大量消耗和农药化肥的高强度使用,农产品科技含量普遍偏低;同时,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人们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再加上庞大的人口基数、以及对农产品数量的刚性需求,可以预期,我国农业依靠传统方式来实现增产、增效必将难以持续。而与此同时,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长期以来存在着一系列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例如:政府对农业的科研投入严重偏低,保障不了农业科研人员研究和机构运转费用支出;农业科研管理机制不完善,农业科研项目多头管理,课题重复、资源浪费;科研项目管理的微观单元——课题组多为“小团队”、“小作坊”,科技研发缺乏“协同创新”平台,科研工作往往单打独斗,难以发挥不同学科的协作效应,不利于产生重大科研成果等。这些问题都对农业科技创新提出了更新、更高、更迫切的要求。

  新时期要想实现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的重大突破,必须按照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深入推进农业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创新效率。一方面要探索建立农业科技管理的宏观协调与会商制度,加强农业科技管理的统筹协调力度,避免“九龙治水”现象重复发生。另一方面,要着力推进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联盟建设,加强中央层面科技管理部门之间、中央与地方和各部门内部不同主体之间的沟通协调,发挥政府、大学、科研院所及企业等不同主体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协同创新作用,重点搭建分工协作的“一盘棋”农业科研工作新格局,避免科研工作“单打独斗”的现象反复出现。除此之外,还要强化农业科研投入力度,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条件建设。如建设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依托云计算和大数据进行系统设计和架构,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打造整体综合服务平台。

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科技推荐
大蒜防治鱼病七法

大蒜防治鱼病七法

藕田养鱼的高效种养模式介绍

藕田养鱼的高效种养模式介绍

茭白与黄鳝套养技术

茭白与黄鳝套养技术

西红柿“空心果”的防治

西红柿“空心果”的防治

“地膜茶”栽培技术

“地膜茶”栽培技术

茉莉花栽培技术

茉莉花栽培技术

茶叶凹沟深栽法的应用技术

茶叶凹沟深栽法的应用技术

提高甲鱼饲料利用率

提高甲鱼饲料利用率

科技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