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蟹塘如何顺利渡过三伏天?

持续高温,对虾蟹池塘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每天听到最多的就是,池塘的虾蟹上草,池塘的水发红,池塘起蓝藻,池塘长青苔,池塘水面冒黑气泡,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黑手就是高温,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下面进行全面地讲解。

高温池塘虾蟹为何上草

现已经进入高温期,在高温来临之际,很多虾蟹池塘的水位还是保持在5月份的低水位,中午光照强度大,直接对水温进行加热,浅水位的池塘底部水温温度过大,虾蟹不适应,应激上草;再者加上温度高,水草腐烂,导致虾蟹池塘,晚上耗氧严重,底部溶氧过低,虾蟹缺氧上草。


如何处理

断根,发黑浮于水面的水草要将其打出,减少耗氧因素,并用2包“强氧底净”+1包“安进巨能氧”,合用5亩改善地质,增加底部溶氧。

提升池塘水位,降低底部水温,加水后,用“解毒应激灵”3亩/袋,降解水体毒素。


高温虾蟹池塘水体为何发红

虾蟹池塘水体发红一般情况是倒藻产生的,但是7月份虾蟹池塘水质发红情况并非一种,有害藻类大量繁殖,也不能排除。

但是情况最多的还是水草繁殖过快,大量腐烂,导致水体发黑、发红。

温度过高,加速底质有害气体溢出,加上水草根部衰老,已经发黑,水草光合作用强,产生氧气浮力大,把草根拉起,再者是伊乐藻,本身不耐高温,不适应水温过高环境,自然衰老死亡。


如何处理

最直白的先把浮在水面的伊乐藻打起,换进一部分新水,用“强氧底净”2亩/袋,连改两天底,第三天用,“肥源”10亩/桶+“水维康”4亩/袋,调水。

水草打捞岀后,可以引进一部分水花生和水葫芦,不仅可以遮阴,降水温,并且还可控制水的肥度,预防蓝藻大量爆发。


高温期间虾蟹池塘为何还在长青苔?

首先来了解一下青苔生存的条件是什么,首先得要有青苔孢子,有人说前期不长,现在怎么就有了,加水是来源。

其次得要有阳光,高温光照强,青苔长的快死的块,坏水也快,再者就是附着物,这个就是你们家的水草,为什么鱼池不长青苔,除了水肥,没有附着物也是很关键。

最后就是水中无机盐和营养物质,其中青苔对低温和贫营养的耐受度高于其他藻类,水草多的池塘,长青苔多也是这其中原因之一。


如何处理

高温期,青苔主要附着在水草上面繁殖,水草又贴近水面,水面温度又过高,所以青苔发展迅速,死亡也快,青苔浮于水面经过高温化解成青苔孢子,坏水,坏地,并且又继续复发。

所以我们在用“护草青苔灭”2亩/瓶,处理的同时,后期改底,解毒,培肥很关键,“强氧底净”2亩/袋改底,净化青苔腐烂发臭的地质,“解毒应激灵”3亩/袋降解青苔死亡释放出来的藻毒素,“肥源”10亩/桶,培育优质藻类与其竞争,根本上来控制青苔,要想青苔少,前期水肥好。


虾蟹塘水体为何冒黑泡?

虾蟹为底层养殖品种,生活环境也在底部,所以地质的好与坏影响着养殖户一年的收成,养殖户在改底方面,还是很循序渐进,高温期,养殖改底也比较勤便,差不多7到10天,就改一次底。

那为什么水体表面还会冒起黑泡,那主要是因为池塘水草腐烂,以及死亡的青苔,沉到底部发臭,发黑,由于温度高,底部淤泥里面一系列化学反应增加,产生的一些气体将其带到水面上。


如何处理

如果说光改底我想效果不理想,要把根本解决,那就是将漂浮与水面的烂草打起,处理好青苔。

然后,换取部分底部水体,用“强氧底净”2亩/袋+“安进巨能氧”4亩/袋,混合连改两次,“解毒应激灵”3亩/袋,解毒,3天后用“底源康”2亩/袋,改底,5天再改一次,后期7天一次改底,改底期间可用“聚能菌素”一个月三次活化的激活液。

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科技推荐
大蒜防治鱼病七法

大蒜防治鱼病七法

藕田养鱼的高效种养模式介绍

藕田养鱼的高效种养模式介绍

茭白与黄鳝套养技术

茭白与黄鳝套养技术

西红柿“空心果”的防治

西红柿“空心果”的防治

“地膜茶”栽培技术

“地膜茶”栽培技术

茉莉花栽培技术

茉莉花栽培技术

茶叶凹沟深栽法的应用技术

茶叶凹沟深栽法的应用技术

提高甲鱼饲料利用率

提高甲鱼饲料利用率

科技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