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春英:贵州深耕乡野 “农业+”活力奔涌

核心提示:自2016年被列入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省份以来,贵州着力探索具有山地特色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采取竞争性立项的方式,在全省范围内择优选
       自2016年被列入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省份以来,贵州着力探索具有山地特色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采取竞争性立项的方式,在全省范围内择优选择出湄潭县、思南县、修文县等11个县(区)开展实施试点工作。

      据了解,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各试点县(区)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政策措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势头良好,在提高农业竞争力、培育农村新业态、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实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拉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业竞争力。”省农委相关负责人认为,产业融合发展的同时,还可以促使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农户形成长期的合作关系,促进资源资产化、农民股东化,让广大农民享受到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效益。
     
      而全省农业系统将紧紧围绕“产业要发展、企业要增效、农民要增收”的目标,通过高标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和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强化科技支撑、严保质量安全、主攻市场拓展等举措,持续推动我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近日,记者走进思南县、修文县、贵定县,探寻三个试点县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新实践、新探索。

      思南:撬动要素

启示
     
       贵州是典型的山地省,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反映在农业发展上,就呈现出土地等农业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相对不足,基础设施、技术装备、资金等农业经济资源相对薄弱等问题。何以破题?

       思南实践表明这样一个事实——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还需大力优化投入结构,创新使用方式。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支持建立担保机制,鼓励地方建立风险补偿基金,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农业农村。

      思南县张家寨园区里,粉色的樱花迎着游客开满道路两边,远远近近的茶山,是深深浅浅的绿,木栈道蜿蜒到茶山的尖尖上,是一座座凉亭,游人在里面小憩、谈笑、拍照,享受和自然最亲密的时光。

       “仅今年第一季度,张家寨园区游客接待量就达10多万人次。”思南县副县长赵丽娟说,比起其他园区,这样的数字并不耀眼,但也实现了张家寨园区旅游接待零的突破。

      据了解,思南县张家寨现代生态茶示范园区,是全省重点打造的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之一,是集茶叶种植、采摘、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

      过去,由于地势较远、旅游基础设施落后,茶产业在二三产上带动不足,也影响了一产规模的扩大。

      2016年,思南县被列为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县,在项目实施上,思南县争取到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项目资金2200万元。“但这远远不够,必须撬动更多要素,集中攻坚。”赵丽娟说。

      撬动资源要素。园区以合作社为龙头,通过土地流转、吸纳土地入股、接收村集体资产入股等方式,流转土地2.2万亩入股8000亩,流转林地3500亩入股1167亩,实现园区内土地、荒山、林地等自然资源向专业合作社集聚,有效保障园区发展用地需求。

      撬动资金要素。园区把发展生态茶产业作为产业扶贫主攻产业,有效整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资金,水利扶贫、产业扶贫等扶贫资金,农村人居环境改造、房屋里面改造等专项资金,以及涉农发展资金、全域旅游项目资金和政府投资等1.6亿元,打捆投入,为园区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

      要素撬动,有效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建立土地流转收租金、土地入股分股金、订单种植有利润的利益联结机制,春季攻势期间园区新植茶园2000亩,进一步扩大茶叶种植面积,实现一产做强。

      通过政策和资金支持,积极培育壮大了一批农业经营主体,有效提升了园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实力。目前,园区入驻公司13家,园区内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4家,茶叶加工厂9座,年产干茶500吨,实现了二产做优。

      通过大力实施“绿景”工程,园区内的民居进行风貌改造,园区内供水设施、园区展厅、停车场、公厕、广场、文化长廊等旅游服务设施的完善,游客接待功能大幅增长,实现了三产做活。

      同时,通过建立群众利益联结机制,带动了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园区建设,稳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实现了产业由小农生产到规模生产转变,农产品从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农民收入从单一性向多元化拓展,有效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

       2016年园区实现总产值5.59亿元,销售收入3.41亿元,园区内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万元以上,带动了核心区农民及周边农户3993户15707万人增收,其中贫困户1832户5313人,出列378户1438人。

修文:激活主体

启示

       近年来,全省农业部门坚持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业园区建设为主平台,在第一产业发展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为二三产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怎样化优势为财力?

      修文的探索实践告诉我们,要进一步积极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建设,推动农业提质增效。

      同时,强化规模经营主体、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带动更多小农户进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山地农业,特别是水果产业,其最独特的规律,就是季节性。

      以猕猴桃为例,国内上市时间在每年9月至11月。过去,想要在其他季节吃到新鲜猕猴桃,就只能选择进口水果,因为国外品牌一般都会在南北半球都布局种植基地,保证四季供果。

      现在,春夏就能吃到新鲜的修文猕猴桃。

      走进修文县猕猴桃科技园,一颗颗猕猴桃经过分拣线的各项“体检”后,被装进筐中,等待上市。尽管已经离开枝头近半年,但口感与新鲜采摘的没有差别。

      “这得益于园区先进的深加工生产线。”修文县农业局局长李启珍介绍,园区引进的气调保鲜技术,可以让鲜果定时休眠,根据产品需要调整库内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氧气、乙烯浓度等,延缓其新陈代谢过程,使得果实有效保鲜8个月以上。

      从荷兰引进的智能光电分拣线,又可以将果实的大小、重量、糖度、酸度、VC含量、内部是否被虫蚀等,从内到外进行检测,最大限度保证果实品质。

      修文县还建立了大数据物联网追溯系统,通过基地实时监控,掌握每颗猕猴桃的生长、施肥、用药、采摘情况,给每颗优质猕猴桃佩戴“身份证”,让消费者放心。

      尽管修文县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规模化种植猕猴桃,至今拥有近20万亩种植面积,但大量的优质果只能以散货方式应季销售,根本体现不出其市场价值。

      “必须激活主体、打造品牌,走商品化道路。”为此,修文县组建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从品种研发、标准化种植、精深加工、金融帮扶、统一营销等着手,构建修文猕猴桃全产业链发展战略。

       “7不够”品牌应运而生,产品供应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强势挺进台湾、香港等地区,并远销俄罗斯等国家,获得了较好的国际声誉。

       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让修文猕猴桃产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品牌效益不断彰显。企业与农户的新的利益联结机制,又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户参与的积极性。

      从2016年开始,修文县农投公司采取“公司十合作社十基地十农户”模式,实施猕猴桃同质化管理标准示范基地建设,多形式组织农户学习培训,并建立专家团队和第三方技术服务负责统防统治统管工作,为实现修文猕猴桃的稳量、提质、增效提供了有效保障。

      为解决种植户投入不足、贷款难的问题,2016年该公司投资3000万元,联合信用社成立了年贷款额度2亿元的“团结贷”基金,解决了3万余亩签约户的发展资金瓶颈。

      同时,整合256万元折股量化资金到谷堡乡1447户贫困户,用于入股县农投公司参与产业园建设分红,公司第一年按入股资金的5%反偿农户,以后按每年10%递增。

      通过对2万亩猕猴桃基地进行巩固提升,促进了猕猴桃产业提质增效,亩产值达1.5万元到2.4万元,脱贫增效明显。

贵定:拓展功能

启示

      贵州生态环境良好、民族文化风情各异,加上近年来交通、农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呈“井喷式”增长态势。如何搭上这趟“井喷列车”?

       通过贵定模式,我们看到,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是农村的独特优势,要推广“农业+旅游”“农业+生态”“农业+文化”“农业+体验”等模式,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由单一功能向生态、养生、文化等多功能拓展,才能增加农业全产业链条的附加值。

      每年3月至4月,贵定县音寨油菜花、李花盛开,满坝油菜花胜似“金海”,满山李花,宛如“雪山”,交相辉映形成“金海雪山”的壮观美景。

      传统的农业生产,为贵定县造就了万亩油菜和千顷李树,也造就了“金海雪山”景区,使贵定县千顷沃野的功能、地位和价值正在发生变化,让贵定农业跳出了简单的生产功能,而拓展到更高一级的生态和生活功能。

       2014年去“金海雪山”的时候,正是3月,无边的花海让初到者着实兴奋,绕着花海徒步、拍照,在附近农家乐享用午餐便离开了。许多游客都是半日游,因为也确实没有再让游客留下来的理由。

      过去,由于贵定的农业旅游功能过于单一,赏花期和采摘期加起来也最多三个月的旅游旺季,“消费带动不起来,旅游产业并未成型,守着美景没收入,也不能增加附近百姓的收入。”贵定县农业局副局长严国忠说。

       此后,贵定强力推进“金海雪山”提质升级,在农业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深挖农耕文化,再融入布依族传统文化、知青文化、乡愁文化、三线建设文化等,打造53个旅游精品项目,景区不断升级。

      景区大门口的“农乐”雕塑、进入景区的“庆丰大道”、粮仓形状的酒店民宿、用稻草编制的大型雕塑“稻梦空间”,营造了浓厚的农耕文化氛围,乡愁园里的人民公社和大锅饭,又呈现了中国农业发展的时代记忆。

      四季花谷景区则打破了花事旅游的季节限制,春天的郁金香、夏天的向日葵、秋天的薰衣草、冬天的雏菊,让游客一年四季均可畅游花海。

      此外,在一二三产业融合试点项目建设的引领和带动下,贵定还投入资金20亿元,对区域内的人居环境进行集中整治,对项目区及周边环境进行美化、亮化。

      在盘江至沿山至昌明示范带两侧,打造“花谷小镇”“匠人(非遗)小镇”、多彩贵州雕塑大观园等项目,不断丰富景区旅游要素,拉长景区旅游持续时段和覆盖范围。

      “随着景区提质升级后,来贵定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仅今年1月至3月,贵定共接待游客近261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约20.55亿元。”严国忠说,“农业+”带来了贵定旅游的“井喷”,村民带来了实惠,也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

      金海雪山景区的红旗村,2015年前集体经济几乎为零,新建四季花谷景区后,村里成立了贵定红旗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公司依托“四季花谷”项目,流转附近贫困户土地,建设停车场收取停车费,按照4:6分成,既帮助老百姓脱贫致富,又增加了集体收入。2016年,该村集体经济达到12万元。

      下一步,贵定还将持续挖掘农业功能,不断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和产品,着力打造各类主题乡村旅游目的地和精品线路,使农业从过去单一的食品保障功能逐步拓展为传承文化、休闲观光旅游、科普教育、康养等多功能产业,实现农业产业功能的不断拓展延伸。

免责声明:锄禾日当午的一切内容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受众,本网站不保证所有信息、文本、图形、链接及其它项目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内容仅供访问者使用参照, 锄禾日当午对因使用本网站内容而产生的相关后果不承担任何商业和法律责任。

打赏
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0相关评论
资讯推荐
林下种植有什么较好的产业

林下种植有什么较好的产业

番茄的种植方法与管理技术

番茄的种植方法与管理技术

蓝莓苗怎么种植和养护

蓝莓苗怎么种植和养护

灵芝种植源头正规厂家有哪些

灵芝种植源头正规厂家有哪些

仙人掌的种植方法

仙人掌的种植方法

虾行业多变,养殖难度大!这两点,已经成为养虾成功的关键!

虾行业多变,养殖难度大!这两点,已经成为养虾成功的关键!

苜蓿种植方法和时间

苜蓿种植方法和时间

蓝莓的种植土壤要求

蓝莓的种植土壤要求

资讯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