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银行:坚守本源 深耕“三农”经济

核心提示:农业农村农民,国之大事,民之根本。对传统农业大国中国而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农业农村农民,国之大事,民之根本。对传统农业大国——中国而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难点在城乡发展一体化。党的十八大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为了破解“三农”发展这道“大题”,农业银行以面向“三农”为使命,自1979年恢复成立至今,始终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赋予的支农定位和职责,积极适应不同时期“三农”经济特点,勇于创新、锐意进取,始终肩负涉农金融服务“国家队”和“主力军”的历史重任,持续探寻破解这道“大题”的有效路径,在竭力服务中国改革发展大局,尤其是推动波澜壮阔的“三农”经济改革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沐春风 助力农村商品生产
 
“恢复中国农业银行,大力发展农村信贷事业。”
 
沐浴着改革春风,1979年,农业银行恢复成立。根据国家《关于恢复中国农业银行的通知》要求,当时农业银行的主要任务是:统一管理支农资金,集中办理农村信贷,领导农村信用社,发展农村金融事业,为更好地发展农村生产和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就在这一年初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渐次推行。
 
上世纪80年代,农业银行确立了“因地制宜支持商品生产、讲求经济效益、活跃农村经济”的农村金融指导思想,对我国农村金融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农业银行全力支持国家商品粮基地建设,因地制宜扶持农、林、牧、渔和农村工、商、运输、服务业全面发展。在这一时期,农业银行98%以上的贷款都投向了农村。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为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和满足乡村工业发展资金需求,农业银行将每年涉农信贷计划的60%用于支持供销社、农副产品收购和乡镇企业发展,对促进农村工业化发展、增加农民就业起到了积极作用。
 
推改革 转轨不转支农方向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国家启动了国有银行商业化综合改革。1993年12月,国家颁布《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国家各专业银行尽快转换职能,建立现代商业银行运行机制,把国家专业银行办成真正的国有商业银行。1994年,国家组建农业发展银行,将涉农政策性金融业务从农业银行分离出来,开启了农业银行由国家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的历程。1996年,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钩,农业银行商业银行体系架构基本确立。
 
“向商业银行转轨,不能转支农方向。”农业银行曾屡次认为:“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今后较长的一个时期,都要把支农作为国家赋予农业银行的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好,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贻误。”在转轨进程中,农业银行始终与农村经济同呼吸、共命运,为农村商品生产、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民脱贫致富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充分发挥了服务“三农”主力银行的作用。
 
这一时期,农业银行确定了“积极巩固、调整和提高农村业务,大力拓展大城市业务,重点发展中小城市业务”的经营战略,建立大型商业银行城乡并举、综合经营优势,通过“以东带西、以城补乡”模式,进一步加大服务“三农”力度。以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为目标,以支持农业产业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色资源开发和农村电网改造等为重点,进一步增加信贷投放。
 
在农业银行鼎力支持下,一些昔日的家庭作坊已发展为今天的大企业,曾经的种植户已经发展为现在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像义乌中国小商品市场、万向集团、波司登羽绒服公司等闻名海内外的企业和项目,在其创立之初获得的第一笔贷款都是由农业银行发放的。
 
抓重点 更好履行新时代新使命
 
顺应改革开放新形势,200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对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作出明确部署提出,农业银行按照“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的总体原则进行股份制改革,进一步增强服务“三农”实力。2010年7月,农业银行成功在A股、H股同步上市。在这一时期,农业银行依然积极适应农业农村发展新形势,持续做好服务“三农”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农业银行相继荣获“中国最佳农村金融银行”“2011、2012年度最佳‘三农’服务银行”等多个奖项。农业银行“服务‘三农’的责任担当精神”被评为“新中国60年最具影响力十大企业精神”。
 
农业银行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服务“三农”新要求,把握“大三农”“新三农”“特色三农”发展趋势和特征,不断加大对“三区三园一体”、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型城镇化、乡村旅游、农村物流等领域的支持力度。截至2017年末,农业银行县域贷款余额达3.57万亿元,五年来新增1.52万亿元,增幅达74.1%;涉农贷款余额达3.08万亿元,五年来新增1.17万亿元,增幅61.3%。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农业银行以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扶贫重点区域,竭力为贫困地区发展、贫困户增收脱贫提供金融服务,创新推出“政府增信+银政共管”、特色产业带动、光伏带动等十大扶贫模式,扎实开展金融精准扶贫、深度贫困地区金融扶贫和定点扶贫工作。
 
顺应农业农村移动互联时代发展新趋势,农业银行把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作为全行“一号工程”,自主研发上线“惠农e通”平台,融合“惠农e贷”网络融资、“惠农e付”支付结算、“惠农e商”农村电商三大功能,努力让广大农民享受到更加方便快捷的现代金融服务。截至2017年末,农业银行已有31家一级分行开办“惠农e贷”业务,贷款余额152亿元,覆盖15万农户;“惠农e付”使用场景和支付产品进一步丰富,共有25万个惠农服务点完成互联网化升级,较年初增加17.7万个;“惠农e商”上线商户超过150万户、交易金额达2500多亿元。农业银行持续深入推进以“一张卡(惠农卡)、一个代理服务点(惠农服务点)、一台电子机具(转账电话、POS机等)、一揽子金融服务(存取款、汇兑等)”为核心内容的“金穗惠农通”工程。截至2017年末,农业银行发放惠农卡2.06亿张,设立惠农服务点62万个,布放电子机具87.2万台,电子机具行政村覆盖率达74%。
 
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是农业银行在股改上市时期国家确定的一项重大改革。实践证明,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符合我国国情和农业银行行情,是破解大型商业银行服务“三农”世界性难题的有效探索和实践,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也为同业设立三农金融事业部和普惠金融事业部提供了较好借鉴。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此,农业银行启动实施服务农村产业融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脱贫攻坚、美丽宜居乡村、县域幸福产业、三农绿色金融发展等“七大行动”,着力强化乡村振兴重点领域金融服务,争做服务乡村振兴的主力银行和领军银行。
 
回顾改革开放40年光辉历程,在中国经济改革发展和时代变迁的大背景下,农业银行始终与国家改革发展紧密联系,围绕“三农”事业不同历史阶段的战略定位,依托在“三农”金融市场打造的资金、网点、网络、专业、品牌优势,坚持服务“三农”不动摇,走出了一条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大型银行服务“三农”之路,在助力农村发展、推动“农业强国”建设、扶持农民致富奔小康以及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过程中,树立起“三农”金融服务“好银行”形象。

免责声明:锄禾日当午的一切内容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受众,本网站不保证所有信息、文本、图形、链接及其它项目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内容仅供访问者使用参照, 锄禾日当午对因使用本网站内容而产生的相关后果不承担任何商业和法律责任。

打赏
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0相关评论
资讯推荐
林下种植有什么较好的产业

林下种植有什么较好的产业

番茄的种植方法与管理技术

番茄的种植方法与管理技术

蓝莓苗怎么种植和养护

蓝莓苗怎么种植和养护

灵芝种植源头正规厂家有哪些

灵芝种植源头正规厂家有哪些

仙人掌的种植方法

仙人掌的种植方法

虾行业多变,养殖难度大!这两点,已经成为养虾成功的关键!

虾行业多变,养殖难度大!这两点,已经成为养虾成功的关键!

苜蓿种植方法和时间

苜蓿种植方法和时间

蓝莓的种植土壤要求

蓝莓的种植土壤要求

资讯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