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科技农业小城镇于家务——“种业硅谷”里不一样的丰收节

核心提示:通州科技农业小城镇于家务——“种业硅谷”里不一样的丰收节
   9月23日,农历秋分,我国迎来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通州区将主会场设在科技农业小城镇于家务乡,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就坐落在这里。
 
  正在着力打造“种业硅谷”的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这几年持续集聚优质资源,在发展种业方面硕果累累。在丰收节到来之际,记者来到园区,深入温室大棚、试验田、DNA检测实验室,撷取了几个不一样的“丰收镜头”。
 
  种子DNA测序不再“卡脖子”
 
  种业被称为农业的“芯片”。在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通武线南侧4栋将于今年内投运的高层建筑即是种业研发中心。小麦色的外立面很是显眼,巨大的落地窗为内部营造了宽敞明亮的科研办公环境,窗外就是上万亩良田,绿油油一派丰收景象。
 
  “种业研发中心可帮助入驻企业在种业检验检测等方面快速提升竞争力,打造种业创新高地。”靳凤和同事们正在研发中心内部布置设备,再过不久,他们将成为首批入驻的科研工作者。
 
  这群科研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是为北京乃至全国的农业企业挑选优质种子。靳凤拿小麦举例,磨出的面粉是低筋还是高筋,全都由种子的DNA决定,“过去,为种子DNA测序大多依赖进口设备,技术让人‘卡脖子’,又何谈科学攻关呢?”这个秋天,她和同事们喜迎丰收,国产新设备高通量磁珠工作站即将投入运行,每天可为1万个种子进行DNA测序。
 
  高产玉米从这里走向全国
 
  金秋时节,从种业研发中心出发向南,田间小路旁,是有些特别的玉米地——秸秆高高低低,还有“娇滴滴”长在温室大棚里的。细看玉米,更是有青有黄、有胖有瘦……“在农村,谁要把地种成这样‘像被狗啃了’似的,是很丢人的事。”北京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工作人员王乃顺已经在于家务工作了9年,穿着举止,像极了地道农民。
 
  这几片看起来挺怪的玉米地,其实大有玄机。包括北京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在内,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已经引入了中国农大等4家高校院所和法国利马格兰等著名农业企业,“这些机构在这儿几乎都有专属的试验田,看着像被狗啃了的玉米地,实际上是科研人员在搞试验,都是心血。”王乃顺说。
 
  在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获得了科研领域的大丰收,“已育成京科系列玉米新品种百余个。”最令王乃顺自豪的是“京科968”,推广种植超过1亿亩,全国年种植面积连续多年超过2000万亩,增产粮食100多亿公斤,是我国当前推广面积最大的玉米主导品种之一,获国家科技进步奖,被誉为“我国近十年来作物育种的标志性成果、可与国外抗衡的品种”。
 
  年轻人扎堆儿玩转物联网
 
  几年前从海外留学回国的博士肖哲运,没有到市中心的高档写字楼里当白领,而是一头扎到于家务,入职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内一家名叫“智耕”的农业物联网企业。截至目前,该园区引进硕士以上各类高层次人才近200人,博士以上80人。
 
  肖哲运所在的团队今年又入职了几位年轻人。学习农业工程专业、在团队里主要负责温室大棚自动化控制的聂彦龙,是中国农业大学硕士毕业生,今年才26岁,“攻关农业技术,还是要离土地越近越好。”小聂说,农业物联网要想真正好用,就必须了解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选址于家务,团队成员们从办公地步行就能到温室查看农作物情况、采集数据样本,系统能第一时间升级。
 
  目前,“智耕”已有技术工程师12人,平均年龄28岁,入驻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后,农业物联网技术也实现“丰收”,目前已经更新到了第三代,30多种番茄病害都能通过传感器自动感知。“我们要成为园区孵化器育出的‘金凤凰’。”肖哲运自信地说。
 
  记者了解到,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为农业科技人才提供餐饮、住宿、物业、班车等多项便利服务。目前,该园区已培育孵化澳佳生态、方圆平安、神舟绿鹏等科技型企业十余家。
 

免责声明:锄禾日当午的一切内容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受众,本网站不保证所有信息、文本、图形、链接及其它项目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内容仅供访问者使用参照, 锄禾日当午对因使用本网站内容而产生的相关后果不承担任何商业和法律责任。

打赏
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0相关评论
资讯推荐
集装箱种植的牧草营养成分有什么特点?

集装箱种植的牧草营养成分有什么特点?

火龙果怎么种植

火龙果怎么种植

干货干货!葱兰花的种植方式和注意事项!

干货干货!葱兰花的种植方式和注意事项!

簕竹生桩种植详细教程

簕竹生桩种植详细教程

林下种植有什么较好的产业

林下种植有什么较好的产业

番茄的种植方法与管理技术

番茄的种植方法与管理技术

蓝莓苗怎么种植和养护

蓝莓苗怎么种植和养护

灵芝种植源头正规厂家有哪些

灵芝种植源头正规厂家有哪些

资讯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