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支持,高校布局!涉农人才培养质量如何提升?|国药动保

核心提示:政策支持,高校布局!涉农人才培养质量如何提升?|国药动保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多高质量涉农人才的支撑。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同样需要涉农人才发挥重要的助推作用。

近日,教育部印发《加强和改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工作方案》,再次强调培养涉农人才的重要性,对涉农高校加强和改进耕读教育作出部署,提出把握耕读教育基本内涵、构建耕读教育课程教材体系、多渠道拓展实践教学场所、建设专兼结合的耕读教育教师队伍、加强耕读传家校园文化建设等5项任务举措。

01

涉农人才,政策支持

长期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农业人才培养工作,充分发挥涉农高校强农兴农“国之重器”作用,各部文件多次提及支持涉农高校和学科:

●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大涉农职业院校、涉农专业建设力度,支持高校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服务。

● 2020年12月,教育部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6876号建议的答复”中提到,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将继续坚持扶强扶优,聚焦高端农业装备的重大需求和急迫生产实践问题,加大对农业学科、农业工程等相关领域的支持力度,调整优化建设高校布局和学科结构,引导建设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2018年1月,农业部与教育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深入推进高等院校和农业科研单位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意见》,明确提出高等院校要完善专业设置,优化专业课程,强化实践教学,培养一批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积极推广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和办学模式。支持农业科研院校适度扩大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比例与规模。

……

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雷朝滋曾表示,在产业化过程中,推动农业高等学校和农业龙头企业加强合作,来服务于我们产业发展、服务于乡村振兴。农业领域有自己的特点,直接和农民打交道,直接到乡村去,才是真正的落地,才是真正的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在乡村振兴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涉农高校更需发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助推农业产业升级,激发农村全面发展潜力。

02

高校布局,携手共建

在国家越来越重视“三农”问题的情况下,各高校也紧跟步伐,涉农高校大动作频频:

●多所高校参与,奏响新农科建设“三部曲”:

2019年6月,“安吉共识”发布,从宏观层面提出了要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发展新农科的“四个面向”新理念;9月,“北大仓行动”出炉,从中观层面推出了深化高等农林教育改革的“八大行动”新举措;12月,“北京指南”面世,从微观层面实施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的“百校千项”新项目。

●优势互补,抱团发展:

近年来,与农业相关的联盟接连建立。2018年5月,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17所高校成立“双一流”农科联盟;2020年11月,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34所综合性大学的涉农学院合作组建综合性大学农科人才培养联盟;2021年5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9所高校,以及10所国外高校和组织,共同创建上合组织成员国涉农高校联盟。

高校间开展战略合作乃至成立联盟,早已不是新鲜事。比如美国“常春藤大学联盟”、英国罗素大学集团、我国C9高校联盟,都是高校联盟发展的成功案例,为其它高校“抱团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借鉴经验。

联盟中的大学构建优质教育资源互利共享的合作机制,能够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仪器设备、图书文献资源等方面互利共享,提升高校的创新力与竞争力,增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如今,涉农高校从以往的“单兵作战”转向“合作发展”,将有利于促进农学发展,培养出懂农业、会技术、善经营的农业人才,为农业建设、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03

成效显著但短板犹在,涉农高校如何“靶向”式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涉农高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硕果颇丰,为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输送了大批人才。

数据链接:

麦可思数据显示,近五年应届本科、高职毕业生从农比例(即在农、林、牧、渔业就业)均呈现上升趋势,2020届本科毕业生从农比例为1.0%,比2016届(0.8%)增加0.2个百分点。2020届高职毕业生的从农比例为2.3%,高于2016届(1.5%)0.8个百分点。

但《加强和改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工作方案》指出,涉农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存在耕读教育不系统、与“三农”实际联系不够紧密、实践育人环节有待加强、毕业生面向农业农村就业创业人数较少等问题。

如何针对性实施补强措施,解决问题,推动农科继续发展,下面这些高校的做法或可借鉴:

浙江大学:聚焦人才培养,深化改革

浙江大学创新培养模式,开设“神农班”,实行“1+1+1”导师组制,实施全球领袖素养“A+B”计划,致力培养富有家国情怀和世界胸怀的农科领军创新人才。该班采取“农+X”多学科交叉博士生培养模式,致力培养多学科背景、能支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复合创新型人才。

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同时,浙江大学还优化学科专业,瞄准未来农业发展需要,将18个涉农专业优化至15个,将动物医学专业学制从4年优化至5年,推进“智慧农业”等新兴交叉农科专业建设。并且,浙大也致力于提升课程质量,在夯实“通专跨融合、四课堂融通”培养的基础上,构建农医工信文深度融合、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互耦合、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有机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联动配合的高水平课程群,努力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时代高才。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对接产业,协同育人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从产业链、区域发展、国家战略等方面大力推进产教融合,以提升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具体包括以下四方面举措——

● 坚持农牧产业链办学,使专业链紧紧对接产业链。通过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覆盖农牧产业链所有岗位群。

● 紧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助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提档升级。紧跟泰州社会经济发展,助推泰州全面建成“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带动和引领农牧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整体水平提升。

● 倾情服务“三农”,助推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学校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开设与新农村建设关系最为紧密的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乡村振兴培养专业化人才,学校组建创新研发团队、技术服务团队,立体推动的套餐式服务模式,助推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

● 创新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构建政校行企命运共同体。结合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医药产业特点,学校与中国医药城签订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组建“药城—学校—企业”的“城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积极融入产教融合型省域,统一规划布局学校专业结构,对接地方产业;与中牧集团、京东集团、光明集团等行业领先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创新产业学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形成“政行校企”多元化办学新格局。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专业建设,成群而行

为了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现代农牧产业转型升级,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按照分层分类施策、梯度推进建设原则,有重点、分层次、分阶段配置各专业群教学资源,集中力量打造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畜牧兽医专业群)。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重点建设,以支撑现代畜牧产业高端发展,形成中国农牧业职业教育国际品牌。发挥畜牧兽医专业群示范引领作用,带动现代农牧商贸专业群、现代宠物技术专业群、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群、智能控制技术专业群建设发展,从而全面提升学院专业群整体建设水平。

按照“对接产业、优化布局、重点突破、整体提升”的原则,借助国际范式专业建设的引领作用,该校着力提升专业群的育人质量和服务成效,形成了1个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畜牧兽医专业群)引领,1个高水平专业群(现代农牧商贸专业群)协同,以及3个专业群(现代宠物技术专业群、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群、智能控制技术专业群)支撑的“1+1+3”结构,涵盖“从牧场到餐桌”全产业链的专业体系。

免责声明:锄禾日当午的一切内容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受众,本网站不保证所有信息、文本、图形、链接及其它项目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内容仅供访问者使用参照, 锄禾日当午对因使用本网站内容而产生的相关后果不承担任何商业和法律责任。

打赏
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0相关评论
资讯推荐
林下种植有什么较好的产业

林下种植有什么较好的产业

番茄的种植方法与管理技术

番茄的种植方法与管理技术

蓝莓苗怎么种植和养护

蓝莓苗怎么种植和养护

灵芝种植源头正规厂家有哪些

灵芝种植源头正规厂家有哪些

仙人掌的种植方法

仙人掌的种植方法

虾行业多变,养殖难度大!这两点,已经成为养虾成功的关键!

虾行业多变,养殖难度大!这两点,已经成为养虾成功的关键!

苜蓿种植方法和时间

苜蓿种植方法和时间

蓝莓的种植土壤要求

蓝莓的种植土壤要求

资讯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