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抵抗自然灾害技术主攻方向

核心提示:针对的产业问题:随着气候变暖,小麦生产的隐性灾害频繁发生,主要有季节性干旱、低温冷害、冻害、后期高温、干热风、渍害、烂场
           针对的产业问题:随着气候变暖,小麦生产的隐性灾害频繁发生,主要有季节性干旱、低温冷害、冻害、后期高温、干热风、渍害、烂场雨、极端天气带来的病虫害变化、除草剂和农药因使用不当产生的药害等等。同时,各种灾害造成大量病麦、芽麦、霉麦等低值受损小麦,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核心技术与实施内容:

    (1)小麦抗旱节水生产技术:在华北、西北、东北等易发生季节性干旱的地区筛选抗旱节水品种,组装节水高效栽培技术,形成不同生态区旱灾防控技术模式;

    (2)冻害、冷害、高温和干热风等灾害性天气防控技术:在各小麦主产区选育鉴定耐寒、抗冻、耐后期高温和干热风的新品种,并从土壤肥力、植物营养、耕作灌溉、物理化学等方面提出灾害防控和应对技术措施;

    (3)渍害、湿害与烂场雨防控技术:主要在长江中下游、西南和东北实施,抗性品种与栽培技术措施相结合,实施综合防控;

    (4)极端天气下病虫害防控与药害消减技术:在各主产麦区调研极端天气对病原生物的影响,加强农药筛选和合理使用监控,降低灾害损失;

    (5)低值受损小麦加工利用技术:创新因病虫害和气象灾害产生的病麦、芽麦、霉麦等低值受损小麦的加工利用技术,与收贮和加工企业合作进行技术示范。

    主要考核指标:

    (1)节水抗旱示范区比对照区小麦生产每亩节水30m3左右,单产持续提高;

    (2)在不同生态区形成冻害、冷害、高温和干热风等灾害性天气防控技术模式8~10套,在灾害发生时示范区比对照区减轻产量损失10%以上;

    (3)在主产麦区建立以抗逆稳产品种为核心的渍害、湿害与烂场雨防控技术4~6套(个),在灾害发生时示范区比对照区减轻产量损失10%以上;

    (4)在各主产麦区调研极端天气对病虫害的影响,加强农药筛选和合理使用监控,示范区内因病虫害引起的经济损失比对照区降低10%以上;

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科技推荐
大蒜防治鱼病七法

大蒜防治鱼病七法

藕田养鱼的高效种养模式介绍

藕田养鱼的高效种养模式介绍

茭白与黄鳝套养技术

茭白与黄鳝套养技术

西红柿“空心果”的防治

西红柿“空心果”的防治

“地膜茶”栽培技术

“地膜茶”栽培技术

茉莉花栽培技术

茉莉花栽培技术

茶叶凹沟深栽法的应用技术

茶叶凹沟深栽法的应用技术

提高甲鱼饲料利用率

提高甲鱼饲料利用率

科技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