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菜有肉有粮……永州之野这道“农业大餐”很有料!

核心提示:有菜有肉有粮……永州之野这道“农业大餐”很有料!

 

金秋时节,永州市新田县中山街道东升村,农机手驾驶旋耕机在翻耕土地。钟伟锋/摄

 

 

红网时刻记者 李俊杰 成文杰 通讯员 杨祝学 黄璜 永州报道

 

 

又到金秋农忙时,连日来,永州市新田县东升村的菜农抢抓农时,翻耕土地、移栽菜苗、除草施肥,田间地头一片繁忙。东升村是首批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认定生产基地,年产菜心、芥蓝、豆苗、白菜苔等各种富硒蔬菜1万余吨。目前,永州市已认定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生产基地和加工企业133家,数量占全国1285个认定基地的十分之一,居全国地级市之首,另有50家生产基地已公示。1至8月,全市出口蔬菜和菌菇32.9万吨,增长29.1%,占同期全省蔬菜菌菇出口量的96.5%。

 

 

湘江源。潘华/摄

 

 

永州市道县白马渡镇樟武坊村,金色晚稻将村庄装扮得格外漂亮。何红福/摄

永州市地处湘江源头,是农业大市,现有全国蔬菜产业发展重点县7个、全国生猪调出大县10个、全国产粮大县5个。永州之野在拎好“菜篮子”的同时,也稳住了“肉盘子”和守牢了“米袋子”,“农业大餐”很有料!2021年上半年,全市出栏生猪367.47万头,存栏生猪519.43万头,生猪出栏数和存栏数均位居全省第一。粮食生产方面,据农业农村部门调度,全年落实粮食种植面积757.1万亩,比2020年同期增加33.9万亩,总产预计超过300万吨,稳稳地扛起了粮食大市的政治责任。

 

东升农场的工人们在装拣、打包蔬菜。

 

蔬菜出口“一枝独秀”

 

东升村位于新田县秀峰山南麓,金陵水库下游,四面环山,土壤天然富硒。然而,就是这富含硒、含水量充足的“冷浸田”,曾被大家称为“三难地”,即难种、难管、难有收成。“祖祖辈辈吃不饱,就靠卖点柴和草。”

 

上世纪90年代,在外务工的刘道忠返乡做起了贩运蔬菜的生意,他发现家乡山泉水灌溉、有机肥浇施的蔬菜,脆甜无渣,菜质鲜嫩,在广州非常俏销,村民们零散的种植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于是在2000年,刘道忠牵头成立秀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本村及周边村土地6500余亩,建立新田东升农场,走上了蔬菜种植产业化道路。

 

“有多少我要多少。”一次偶然机会,打入广州市场的新田富硒蔬菜又征服了一位香港老板,新田富硒蔬菜顺利进入香港市场,有些还转道打入日本、迪拜等国际市场。“三难地”种出了‘致富菜’,变成了“聚宝盆”。

 

小蔬菜做成大产业,走进了粤港澳,更走出国门,不仅带动村民增收,更加快了东升村乡村振兴的步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东升村是全市蔬菜生产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永州市立足区位优势,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湘南精细农业特色农副产品供应基地的目标,坚持绿色发展,重点发展以外销蔬菜为主的粤港澳蔬菜供应基地、以四季鲜销时令蔬菜为主的城镇蔬菜供应基地、以反季节和错季上市蔬菜为主的淡季蔬菜供应基地、以本地名特优蔬菜为主的特色蔬菜供应基地。

永州道县,菜农们在采摘蔬菜。

通过抓实技兴农,因地制宜推广良种良法,推动蔬菜品质提升;在田间地头办农技培训班,培育懂科技的新型农民;加快通关降低成本,为蔬菜出口企业减免各项税费等系列措施,鼓励蔬菜生产。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永州市提质、新扩蔬菜种植面积14.22万亩。

 

祁阳温氏三口塘嶷山种猪场。

生猪调出“独占鳌头”

自中秋假期以来,永州市农业农村局派出工作组深入各县(市)区暗访安全生产工作的同时,对规模养殖场、屠宰场、家禽批发市场(农贸市场)、无害化处理场等关键场所进行明察暗访,督促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确保全市畜禽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根据业务调度数,截至10月15日,全市销往省外生猪100.87万头。全市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没有发生一起重大动物疫情。

 

 

2020年以来,永州市新建改扩建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共395个,其中已完工288个,在建107个,全部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增加存栏生猪360万余头,其中能繁母猪31万余头。通过加快建设新增产能项目,全市生猪产能已基本恢复到非洲猪瘟发生前同期水平。

 

 

温氏永州公司总部。

 

政策驱动、引资促动、龙头带动、延链拉动……永州将生猪复产保供作为“六稳”“六保”重点工作和“菜篮子”工程首要任务,统筹推进生猪产业与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绿色养殖融合发展。永州先后引进了温氏集团、新希望集团、湖南省现代农业集团、湖南正大集团等龙头企业,并与温氏集团、湖南省现代农业集团、佳和农牧等大型生猪养殖龙头企业签订全产业链合作协议,扶持企业加强全产业链建设,大大提升了永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猪供应基地的竞争力。永州天成肉类食品有限公司、祁阳市浯溪肉类食品有限公司、新田县宏瑞农牧有限公司获得2021年中国肉类食品行业先进企业。

 

通过引进龙头企业高标准新建一批,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整县推进项目改造升级一批,专项整治退养关停一批,种养结合转型一批,监管巡查处理一批,永州让生猪养殖更加绿色、环保。目前,全市畜禽规模养殖场实现农牧林牧结合模式养殖的约有2000户,占规模总场数75%左右;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3.38%,畜禽规模养殖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

 

 

金黄稻浪中,农民驾驶收割机在田间收割稻谷。彭华/摄

 

粮食生产“提质增效”

 

今年,国家首次把粮食产量纳入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围绕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总体部署,永州市全面贯彻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充分发挥湘江源头,山清水秀、绿色生态的优势,大力发展优质稻,通过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经营和订单生产,推进生产与市场有效衔接,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粮食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形成了“农户愿种、企业愿收、居民愿买”的有效衔接,进一步推动了粮食产业“提质增效”。

 

永州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唐富荣介绍,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政府推动和市场引导下,永州水稻种植由普通杂交稻为主向优质稻为主转变,优质稻种植面积和比例逐年递增。2021年,永州落实优质稻534.92万亩,优质稻率达到87%以上,发展高档优质稻生产基地100个,面积60万亩,示范带动高档优质稻播种266.53万亩以上,订单面积193.97万亩,联接企业40家。

 

湖南永州下河国家粮食储备库。

 

“优质稻品质好、价格高,不愁销路,农户收入高。”永州市聚丰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屈光荣介绍。2021年,聚丰农业不仅采用订单模式种植优质稻7.5万亩,对散户稻谷检测合格也进行收购。作为国家粮食储备库,湖南永州下河国家粮食储备库近几年来不断优化粮食储备品种结构,积极开展优质稻储备,同时利用政策优势,积极探索与农业合作社合作,推动粮食储备向粮食生产和粮食加工销售两端延伸,打造“产购储加销”一体化全产业链经营模式。

 

 

发展优质稻不仅稳定了全市粮食生产,夯实了粮食安全基础,也扩大了“永粮大米”影响。2020年,永州粮食企业共加工销售大米52.29万吨。瑶珍、银光、恒华、金三和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优质大米销量,近年来已占企业总销量的80%以上。永州优质大米实现了产销两旺,不仅在省内畅销,还走俏两广市场。

 

 

乡村振兴,农业是主阵地,农村是主战场,农民是主力军。从农业大市迈向农业强市,“锚定在全省版图中增加永州分量”,现代化新永州农业发展的新征程已经开启。

 

 

免责声明:锄禾日当午的一切内容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受众,本网站不保证所有信息、文本、图形、链接及其它项目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内容仅供访问者使用参照, 锄禾日当午对因使用本网站内容而产生的相关后果不承担任何商业和法律责任。

打赏
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0相关评论
资讯推荐
农业知识大全种植技术

农业知识大全种植技术

番茄种植用什么肥料好?

番茄种植用什么肥料好?

集装箱种植的牧草营养成分有什么特点?

集装箱种植的牧草营养成分有什么特点?

火龙果怎么种植

火龙果怎么种植

干货干货!葱兰花的种植方式和注意事项!

干货干货!葱兰花的种植方式和注意事项!

簕竹生桩种植详细教程

簕竹生桩种植详细教程

林下种植有什么较好的产业

林下种植有什么较好的产业

番茄的种植方法与管理技术

番茄的种植方法与管理技术

资讯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