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县夯实农业基础 守好金色“粮仓”

核心提示:阳春三月,农事渐忙。眼下正值春耕生产的关键时期,安徽省泗县180万亩小麦也开始返青进入拔节期。泗县一手抓好疫情防控,一手抓好农事生产,做到两手
         阳春三月,农事渐忙。眼下正值春耕生产的关键时期,安徽省泗县180万亩小麦也开始返青进入拔节期。泗县一手抓好疫情防控,一手抓好农事生产,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为新一年的粮食丰收夯实基础。

“春天一旱,俺家的麦苗就喝上了‘解渴水’。你看,现如今这片麦苗长得多好,今年肯定还是个丰收年。”3月10日上午,看着自家的小麦喜人的长势,泗县大庄镇新新刘村村民王佑军春风满面。“要搁在以前,遇到春旱大家都是急得挠头。现在有了高标准农田设施,沟渠修到田边上,种地再也不用为旱涝发愁,这庄稼种的是越来越有劲头。”

据了解,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庄镇不仅将“地头沟”修到了家家户户的农田周围,还疏浚清淤宽口三十米,长度达一万三千多米的杨庄沟项目。项目建成后实现了旱能灌、涝能排,带动周边农户亩均增产百余斤。

该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赵明科介绍说,近年来,泗县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力度,今年建设高标准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吨粮田”达到14万亩。

一大早,在泗县黄圩镇孙苏村的有机肥加工厂里,“轰隆隆”的机械声音打破了小村庄的宁静。坐在高高的铲车里,该村农户孙克银熟练地操纵着操纵杆,前进、后退、铲料、倒料……一连贯动作做得一气呵成。走下铲车,孙克银说,自己能在这里找到工作,多亏了村里推行的“一户一块田”政策。“原来土地太零散了,不好流转。现在并成一块田后,我把土地租出去,流转费加上打工收入一年比原来能多挣三万多块钱。种粮大户进行规模化管理,粮食产量比我们一家一户单打独斗式的种植高出不少,这项政策真是一举三得。”

据悉,该县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通过实施“一户一田”引导土地向能人大户口流转,将土地化零为整,发展适度规模农业25万亩,实现了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致富双提升。小田并大田也让孙苏村的专业种田人孙云有了二次创业的机遇,几年前孙云在村里成立了云健农业合作社,流转了300多亩土地种植强筋小麦,“一户一块田”全面推行之后,他一口气又在村里流转了900多亩土地。“土地集约化之后为我们高效耕种创造了好条件,零散的土地并成了一块了,墒沟被整平之后,土地面积也增加了。增产增收有望,像我们这样的新农人种粮积极性更高了。”对未来大踏步地发展,孙云信心满满。

促进粮食产量再上新台阶,科技助力是关键。为“土产业”注入科技元素,泗县农业正在提升现代化水平的路上稳步迈进,逐步变身“智慧产业”。

惊蛰刚过,种粮大户汤万响就找来农机专业服务队,为自家小麦进行综合防治。只见现代化的植保机在农机手的操作下,在麦田里不停穿梭,杀虫、除草、喷肥一次性同时完成,不到半天时间,汤万响家180多亩的小麦就全部防治一遍。汤万响乐呵呵地说:“有了现代化新农具来帮忙,今年小麦亩产1200斤完全没有问题。”

田间农机在“奔跑”,空中植保机也不停起落。赵明科介绍,为确保不误农时、保障夏粮丰收,泗县在组织全县180多家农机合作社,利用1000多台自走式农机、电动喷雾机开展地面防治利用的同时,在全县组建起来的108家统防统治组织,调集600多台无人植保机,采取立体化、网格化管理模式,确保全县小麦在一周内防治一遍,为夺取今年小麦再丰收打好“春之战”,让黄土地变身“金粮仓”。

免责声明:锄禾日当午的一切内容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受众,本网站不保证所有信息、文本、图形、链接及其它项目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内容仅供访问者使用参照, 锄禾日当午对因使用本网站内容而产生的相关后果不承担任何商业和法律责任。

打赏
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0相关评论
资讯推荐
集装箱种植的牧草营养成分有什么特点?

集装箱种植的牧草营养成分有什么特点?

火龙果怎么种植

火龙果怎么种植

干货干货!葱兰花的种植方式和注意事项!

干货干货!葱兰花的种植方式和注意事项!

簕竹生桩种植详细教程

簕竹生桩种植详细教程

林下种植有什么较好的产业

林下种植有什么较好的产业

番茄的种植方法与管理技术

番茄的种植方法与管理技术

蓝莓苗怎么种植和养护

蓝莓苗怎么种植和养护

灵芝种植源头正规厂家有哪些

灵芝种植源头正规厂家有哪些

资讯排行